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,今天是女神节,祝各位女神节日快乐🍾️。
今年两会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提议⬇️,就连人民日报的官博也发了此消息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心草指出,“学琴为考级,考级为拿证”是绝大多数琴童和家长的学习原则,教师的日常教学也常常急功近利。他建议认真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、曲目制定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,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,不如取消考级。”
此消息在很多网站转载也有很多乐友正在火热的探讨……。😄
本人在每一年的筝论里都有提及有关考级的事宜,嗯…说白了实力最重要,无论是老师还家长都不应把考级作为能力的衡量标准。我见过很多学生自称考过某院最高级证书,可最后无法演奏乐曲,更别提完整性和韵味。
若我们为了追求“速成和功利”而考级,那本人会投“取消”票,因为考级变味了。90年代初设置社会考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,现在的考级是为了完成“考试或得到证书”而提升“素质”教育,那这真变了味。
给从事音乐行业的老师们几个建议:
1.良心教学,稳扎稳打。
2.劝告家长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操之过急,避免拔苗助长。
3.如何体现音乐素养的重要性,我们才会走的更远。
给家长和学习者的建议:
1.不攀比,看能力。
2.不着急,稳实力。
3.细学慢弹是功力。
4.基础稳如山,后期走势省钱省时又省事。
我特别希望考级委员会考试加几道有关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,毕竟我们这群学习民乐的孩子们都开始考“乐理”了,为何不能考考“民乐”类的小知识呢?
哪怕是一道选择!!!(中肯的建议)
感谢大家对梦词的支持和关注🙏
不得用于商业用途: » 梦词《每周一筝论》2021年3月第2周